作
為對網絡安全受到侵犯的回應,谷歌(Google Inc., GOOG)發出了退出中國市場的威脅。但這一事件的影響範圍遠不止谷歌本身。這一事件不僅會令其他在華投資的企業對自身的信息安全憂心忡忡,而且也會使中美之間的貿易和匯率政策這兩大棘手問題顯得愈加尖銳。
去 年5月份,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宣佈了一項重大的網絡安全倡議,將為保護美國互聯網安全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許多人認為,美國推出該計劃的目的之一是防範中國獲取數字信息。 不管怎麼說,至少這一決定可以體現出美國政府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毫無疑問,白宮和國會都會對谷歌事件非常關切。
Eurasia Group研究部負責人David Gordon認為,谷歌聲稱有手段專業的中國黑客為進入人權活動人士的電子郵件帳戶而對谷歌網絡進行了攻擊,雖然美國政府對此直接作出回應,但這一事件未必會涉及到貿易制裁。
不過,Gordon指出,這一事件可能會很快上升到政府層面,並進入到事關貿易措施的政治範疇。
當 然,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一貫主張將貿易和非貿易爭端區分開來。但是一旦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當事國政府往往會提出豁免要求。中國出口商因人民幣被人為低估而享受著不 公平的競爭優勢,這已經招致了全球各國越來越多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谷歌事件可能會給那些主張實施貿易保護的人士提供新的口實。
換言之,對於一直尋求本國政府庇護以便免遭中國出口商競爭威脅的歐美企業及工會而言,谷歌事件給他們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對貿易保護主義者更加有利的是,這一事件似乎印證了中國重商主義的總體經濟政策。正是由於實施了這一政策,中國在發展清潔能源技術的同時,也在大舉收購海外的能源和大宗商品資產。
中國對外國干預本國政治事務一向敏感,因此谷歌爭端的升級可能會使中國在與貿易夥伴國之間的一個重大問題上採取拖延的態度,這個問題就是人民幣升值。
雖然良好的國內經濟形勢使中國完全可以調整其出口導向型的外匯政策,控制通貨膨脹並刺激內需,但令人擔心的是,中國領導人可能會考慮到國家尊嚴而不願輕易答應外國的要求。
Gordon認為,中國政權的穩固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改善民生並實現高就業;其二是政權能夠代表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正是考慮到第二點,中國政府才會極力避免給外界留下屈從於國際壓力的印象。
Michael Cas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